• 首页
  • 党团工作
  • 讲话发言
  • 法律文书
  • 教学考试
  • 作文大全
  • 诗歌鉴赏
  • 范文大全
  • 论文范文
    • 当前位置:主页 > 范文大全 >
    • 程序教学与发现学习对学校教学的影响之比较
    • 发布时间:2022-03-03 10:05:59 | 浏览: 次
    • 【摘要】B·F·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并提出了以强化为主的程序教学理论及教学模式。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以此提出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发现学习教学理论。文章比较了两种教学理论对学校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斯金纳;程序教学;布鲁纳;发现学习; 学校教学

      一、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基本观点

      (一)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及其经典实验——从白鼠取食动物实验上得到启示

      作为美国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一名实验学家,斯金纳的理论发现是从观察动物学习的实验开始的。他自主设计了一种被后人称为“斯金纳箱”的实验装置,里面装有一只饥饿的白鼠,一根控制杠杆和自动给食设施相连接,按动杠杆,就会有食物滚落出来,饥饿的白鼠自由活动,无意识地触碰到杠杆就会有一粒食物掉下。就这样,白鼠重复前面的行为,成功取食,白鼠就会主动地去踩压杠杆,从而“学会”了这种取食的方式。在实验中,吃到食物就是白鼠踩压杠杆行为的一种强化,动物受到强化物的刺激会不断重复这种行为,从而使这种偶然的行为演变为自发行为。经过反复实验,斯金纳证明这种及时地给予奖励、强化的反应替代过程就是动物学习的过程,进而确立了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该理论常被应用在行为形成与矫正方面。

      (二)斯金納的强化理论——程序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的核心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最主要的自变量。他坚信:“只要我们安排好一种被称为强化的、特殊形式的后果,我们的技术就会容许我们几乎随意地去塑造一个有机体的行为。”在他看来,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学习作为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能够通过操作条件理论中的强化与惩罚手段去增强或减弱这种反应概率,通过控制学习发生的反应概率进而影响学习成效。强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对知识转化的激励。斯金纳认为,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也叫作积极强化,即奖赏,是指行为发生后,某一刺激物的出现增强了该行为的发生概率。这在学校教学中应用十分常见。例如,当学生做出某一行为后,教师给予一定奖励或表扬,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受到正强化,该行为在将来出现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负强化也叫消极强化,是在行为发生后,排除或减弱某种刺激,从而增强了该行为的发生概率。负强化不能与惩罚画等号,因为惩罚是削减正确行为发生概率的过程,且斯金纳认为惩罚从长远来看是无效的、而不能学到好的行为。两种强化应根据行为发生概率来分辨,如果一刺激物的出现增强了行为发生的概率,那么这种强化即为正强化,反之则为负强化。不难看出,强化实际是使正确行为增加的过程。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塑造行为、保持行为强度不可或缺的关键。教育即塑造,因此,在日常教育与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奖励、表扬等积极的强化手段,塑造与矫正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斯金纳发现行为的发生与强化物出现间隔的时间有关。据此,他把强化分为连续式强化和间隔式强化。连续式强化是在个体每一次或每一阶段的正确行为后对其进行强化,强化物会及时地到来或撤去。例如,在学生进行思考发言后,教师立即鼓励、肯定学生该行为,几次之后,学生就会养成爱思考爱发言的习惯。但在该种行为被保持后,不再给予强化进行巩固,该行为就会逐渐消退。因此,教学中的巩固练习是学生发展所必需的,斯金纳一直强调“学习缺乏一个连续化的方案”。而间隔式强化更是连续式强化的发展,认为强化之间的间隔越短越好,强调及时强化的重要性。

      (三)斯金纳程序教学及其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

      斯金纳程序教学是其操作行为主义的延伸,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个别化教学。他不认同传统教学中班级成员同用一种学习模式,他认为教学应该考虑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鼓励每位学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根据该设想,应将教材分解成若干小部分并按一定顺序系统地排列起来,每部分学习内容之间都环环相扣,由简到难,而下一个部分是当前部分的深化,每次学生接受新知的量要适中,这样学生的学习接受度和正确行为发生概率就会增加。

      教师实施程序教学,要借助程序式教材或教学机器来呈现。这一观点的提出使机器教学运动很快风靡了当时的美国教育界,也对现代教学带来深远影响,比如现代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

      将程序教学应用到教学中,应遵守以下原则。

      1.小步子原则。所谓小步子是指程序教学所需要的教材被分解成一步一步的,每一步之间联系紧凑,学习进程难度相差很小,这样学生容易学,利于树立学生自信心和减少学习上的错误。

      2.即刻反馈原则。学生对所学内容随时做出积极反馈,教师给予及时强化或奖励,在反应与强化之间衔接要快,利于学习者知识的巩固与学习主动性的提高。

      3.学生自定步调原则。程序教学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对教材的掌握程度来确定学习的进度。学习者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更易获得成功。

      程序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学课本的能力,强调在教学中练习的重要性。但程序教学更适用于低年级教学与学校管理领域,它过于强调小步子教材,忽略了知识整体结构的学习,将动物学习行为与人相混淆,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

      二、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布鲁纳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主要从事儿童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并构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他反对斯金纳以强化为主的程序教学,重视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认知,提倡学生以发现学习的方式,自主地发现、学习知识。

      (一)学习观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而非被动的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他非常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张学生应主动地获取知识,把新获得的知识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构建知识体系并形成一个模式。布鲁纳十分重视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他将认知结构视作编码系统,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目”。认为学习即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且一切知识都是按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各部分知识间存在联系,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提倡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要根据儿童心理认知结构的表征来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形成主动动脑思考的能力。

    •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 发现 影响 程序 学校
    • 上一篇:新课改下化学教学中探究性教学的体会
    • 下一篇:对当前高职院校古生物地史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 相关内容
          
    •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学学期工作总结(21年11月13日)
    •    
    •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1年10月14日)
    •    
    • 煤矿“三防”治水工作部署总结(21年09月18日)
    •    
    • 仓储部挂职工作总结(21年09月16日)
    •    
    • 教学秘书视角下的和谐校园建设(22年04月27日)
    •    
    • 课内比教学心得体会(21年10月13日)
    • 推荐排行
    • 年度述职述廉报告
    • 政协常委会五年来工作报告3篇
    • 2021年上半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
    • 企业党委述职述廉报告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报告
    • 以案促改工作开展情况报告6篇
    • 党史学习情况报告20篇
    • 2020年巡察工作总结报告
    • 2020-2021年主题党日形势教育七...
    • 随即浏览
    • ·全面从严治党述职述廉报告五篇
    •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整改...
    • ·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工作报告范...
    • ·供电公司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
    • ·年度述职述廉报告
    • ·有关五一、端午期间贯彻落实中央...
    • ·2020述责述廉报告4篇
    • ·个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
    • ·述责述廉报告3篇
    • ·2020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
    • ·[履行党风建设责任情况书面报告]...
    • ·团区委领导班子履行党风廉政建设...
    • ·领导个人述责述廉报告3篇
    •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情况调研报...
    • ·政协常委会五年来工作报告3篇
    • ·202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基层调研报告
    • ·某单位政治生态建设情况报告分析...
    • ·2019年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报告市广...
    • ·上半年市妇联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
    •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查报告17篇
    • 版权所有:文泰范文网 2010-2022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泰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文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闽ICP备16001658号